课题2 原子的结构公开课教案(教学设计)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原子结构的模型第二课 视频教学 课题2 原子的结构公开课教案(教学设计)

课题2 原子的结构公开课教案(教学设计)

2023-06-27 07:42|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邵虹  

地区: 四川省 - 绵阳市 -

学校:四川省科学城第一中学

共1课时

课题2 原子的结构 初中化学       人教2011课标版

1教材分析

本课题包括“原子的构成”,“原子的核外电子的排布”和“相对原子质量”三部分内容,重点介绍第一部分——原子的构成,同时介绍原子不显电性的原因,然后又形象地介绍原子核相对原子的大小,知道核外电子的分层运动,了解核外电子的排布规律,借助核外电子排布规律,可用原子结构示意图将原子结构表示出来。根据各元素的原子结构图中最外层电子的排布情况,可知道各原子的化学性质特点。最后部分介绍原子质量很小,为了方便记忆和书写,引入相对原子质量的概念。

2学情分析

由于本节知识点比较抽象,学生第一次接触微观的化学概念,造成学生难理解、难掌握的情况。因此,在本节教学中应该多多引导学生课前预习、自主思考。

3教法分析

本节主要以讲授法、启发法、自学法为主,由于知识点比较抽象,远离生活实际,教学时具体可采用模型,多媒体动画来增加教学的趣味性,激发学生的激情,加强学生对知识的兴趣和积极性,把抽象的知识具体化、简单化。

4教学目标

1、做好引导,引出原子的构成。

 2、 清楚讲解原子中的核外电子的分层排布规律,并引导用原子结构示意图表示。

3、了解元素性质和原子结构的关系,掌握稀有气体、金属元素、非金属元素的原子结构特点,引导学生认识结构决定性质的关系。

5学习目标

1、知道原子的构成。

2、知道原子中的核外电子的分层排布规律,并能用 结构示意图表示。

3、知道稀有气体元素、金属元素、非金属元素原子结构特点,并能得出得失电子情况。

6教学重点

原子的构成及核外电子分层排布规律

7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分析原子的构成和核外电子分层排布规律,并能画出原子结构示意图

8教学重点

原子的构成及核外电子分层排布规律

9教学过程 9.1第一学时    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原子可以再分吗

一、1964年10月16日,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了,我们看到了这朵美丽的蘑菇云腾空而起,放出了巨大的能量,这与原子结构密切相关,前面我们学习化学变化中分子能再分而原子不能再分,如果抛开化学变化,原子能否可分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原子的结构,经过本节课的学习要知道原子的构成以及原子中核外电子的分层排布规律,而且还能用原子结构示意图表示。

活动2【讲授】卢瑟福实验引出原子的结构模型

一、19世纪初,大量科学家对原子的结构产生了兴趣,影响最大是是一位新西兰的物理学家卢瑟福带领他的学生做了α粒子散射实验,他将一束带正电荷的α粒子,高速运动撞击金箔,1、结果发现大部分的α粒子穿过金箔,按原来的方向运动,这是因为金箔中的金原子间存在间隔,使α粒子能够从间隔中顺畅无阻地通过。2、但是还有少数的α粒子偏离原来的运动方向,运动状态发生变化,受到力的作用,前面我们说α粒子带正电,那么这里的力是什么力?抽问学生(排斥力)由此说明原子内存在带正电的粒子 3、最后还发现极少数的α粒子被原路弹回,这是为什么呢?生活中我们知道玩具车撞到大石头会被弹回,说明α粒子受到质量很大的粒子的阻挡被弹回,由于只有极少数的α粒子被弹回,说明阻挡物的体积很小,卢瑟福大胆猜测原子中存在质量很大、体积很小的粒子。

1、引导学生自学得出原子的构成:之前科学家汤姆生说原子像枣糕,电子就像枣子一样镶嵌在上面,经过卢瑟福的实验,人们就更进一步证明原子的结构,大家看到书上53页第二自然段第一句,我请一个同学起来回答原子由哪两部分构成?抽问学生 (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的)

1、原子的构成

2、对比原子和原子核大小得出原子核的构成:我们知道原子很小,原子核那更小,小到什么程度勒?如果把原子和乒乓球相比,就相当于乒乓球和地球相比,如果把原子比喻成一个大操场,原子核就相当于操场上的一只蚂蚁,原子核这么小,还能再分吗?抽问学生(原子核可以再分为质子和中子)   

3、总结构成原子的粒子:因此,由图中可知原子中含有质子、中子、电子,构成原子的粒子有质子、中子、电子三种。

4、各粒子的带电:大家观察表4-1第二纵行,我们看到质子带正电,一个质子带一个单位的正电荷,中子不带电,电子带负电,一个电子带一个单位的负电荷(+每个、-每个,不带电)。

5、总结推理:因为中子不带电,所以核电荷数=质子数,核电荷数指原子核所带的正电荷数,由于整个原子不带电,显电中性,我们可推出原子中总的正电荷等于总的负电荷,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

          核电荷数 =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中子不带电   原子不带电     

引导查表检验:我们的推理是否正确勒?大家请看表4-2,思考下列问题,引导观察表格,分析表格数据,(学生思考2min)(抽问学生回答1问、2问、3问),同种原子的质子数是等于核外电子数的,而且一定等于,证明刚才的推理正确!

活动3【活动】课堂主要活动

加强理解和记忆:

        1、学生观看原子结构动态图,便于学生直观清楚地理解原子结构。

           2、用PPT带领学生回顾知识点,学生课堂练习巩固知识

               3、强调几个重要的规律

活动4【讲授】原子结构示意图

1、结合教材讲解电子分层排布规律:图中我们看到原子核外的电子在高速地绕核运动,氢原子核外电子只有1个,我们知道它肯定能顺畅地绕核运动,钠、氧原子等多个电子,怎么绕核运动的?会相互碰撞打架吗?不会  电子的运动有什么特点?看到书上54页第2自然段,核外电子的运动状态是否相同?(学生看书1min) 不同,相同运动状态的电子分布在同一区域,不同运动状态的电子分布在不同的区域,我们把电子分布运动的区域称为电子层,离核最近的电子层为第一层,其次为第二层,再远的就是第三层,依次类推,目前所观察到的电子层最多有7层,离核最远的电子层也叫最外层,离原子核近的电子能量低,离核远电子能量高,核外电子在电子层上分层运动,又叫分层排布。

2、核外电子排布规律:

电子在核外是分层排布 ,按照能量由低→高,由里→外分层排布

每个电子层上的电子数不同,每层最多只能排2n2个(n为电子层数)

最外层电子数不超过8个(当最外层就是第一层时,也就是原子只有一个电子层的,电子数不超过2个)

每层最多只能排2n2个(n为电子层数)

最外层电子数不超过8个(只有一个层,电子数不超过2个)

原子结构示意图:有了核外电子分层排布的知识,我们可以用一个简明、方便的图示来表示原子内部的构成情况,下面我们以钠原子为例介绍原子结构示意图的画法。

活动5【练习】学生当堂练习

学生练习画出质子数为14、18的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导学案给出质子数为14的是硅、18的是氖),抽2位同学到黑板上写

活动6【作业】课后练习

1、画出1-18号原子结构示意图

2、做《全效学习》相关配套练习题

3、预习元素原子相对稳定结构的特征

课题2 原子的结构

课时设计 课堂实录

课题2 原子的结构

1第一学时     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原子可以再分吗

一、1964年10月16日,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了,我们看到了这朵美丽的蘑菇云腾空而起,放出了巨大的能量,这与原子结构密切相关,前面我们学习化学变化中分子能再分而原子不能再分,如果抛开化学变化,原子能否可分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原子的结构,经过本节课的学习要知道原子的构成以及原子中核外电子的分层排布规律,而且还能用原子结构示意图表示。

活动2【讲授】卢瑟福实验引出原子的结构模型

一、19世纪初,大量科学家对原子的结构产生了兴趣,影响最大是是一位新西兰的物理学家卢瑟福带领他的学生做了α粒子散射实验,他将一束带正电荷的α粒子,高速运动撞击金箔,1、结果发现大部分的α粒子穿过金箔,按原来的方向运动,这是因为金箔中的金原子间存在间隔,使α粒子能够从间隔中顺畅无阻地通过。2、但是还有少数的α粒子偏离原来的运动方向,运动状态发生变化,受到力的作用,前面我们说α粒子带正电,那么这里的力是什么力?抽问学生(排斥力)由此说明原子内存在带正电的粒子 3、最后还发现极少数的α粒子被原路弹回,这是为什么呢?生活中我们知道玩具车撞到大石头会被弹回,说明α粒子受到质量很大的粒子的阻挡被弹回,由于只有极少数的α粒子被弹回,说明阻挡物的体积很小,卢瑟福大胆猜测原子中存在质量很大、体积很小的粒子。

1、引导学生自学得出原子的构成:之前科学家汤姆生说原子像枣糕,电子就像枣子一样镶嵌在上面,经过卢瑟福的实验,人们就更进一步证明原子的结构,大家看到书上53页第二自然段第一句,我请一个同学起来回答原子由哪两部分构成?抽问学生 (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的)

1、原子的构成

2、对比原子和原子核大小得出原子核的构成:我们知道原子很小,原子核那更小,小到什么程度勒?如果把原子和乒乓球相比,就相当于乒乓球和地球相比,如果把原子比喻成一个大操场,原子核就相当于操场上的一只蚂蚁,原子核这么小,还能再分吗?抽问学生(原子核可以再分为质子和中子)   

3、总结构成原子的粒子:因此,由图中可知原子中含有质子、中子、电子,构成原子的粒子有质子、中子、电子三种。

4、各粒子的带电:大家观察表4-1第二纵行,我们看到质子带正电,一个质子带一个单位的正电荷,中子不带电,电子带负电,一个电子带一个单位的负电荷(+每个、-每个,不带电)。

5、总结推理:因为中子不带电,所以核电荷数=质子数,核电荷数指原子核所带的正电荷数,由于整个原子不带电,显电中性,我们可推出原子中总的正电荷等于总的负电荷,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

          核电荷数 =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中子不带电   原子不带电     

引导查表检验:我们的推理是否正确勒?大家请看表4-2,思考下列问题,引导观察表格,分析表格数据,(学生思考2min)(抽问学生回答1问、2问、3问),同种原子的质子数是等于核外电子数的,而且一定等于,证明刚才的推理正确!

活动3【活动】课堂主要活动

加强理解和记忆:

        1、学生观看原子结构动态图,便于学生直观清楚地理解原子结构。

           2、用ppt带领学生回顾知识点,学生课堂练习巩固知识

               3、强调几个重要的规律

活动4【讲授】原子结构示意图

1、结合教材讲解电子分层排布规律:图中我们看到原子核外的电子在高速地绕核运动,氢原子核外电子只有1个,我们知道它肯定能顺畅地绕核运动,钠、氧原子等多个电子,怎么绕核运动的?会相互碰撞打架吗?不会  电子的运动有什么特点?看到书上54页第2自然段,核外电子的运动状态是否相同?(学生看书1min) 不同,相同运动状态的电子分布在同一区域,不同运动状态的电子分布在不同的区域,我们把电子分布运动的区域称为电子层,离核最近的电子层为第一层,其次为第二层,再远的就是第三层,依次类推,目前所观察到的电子层最多有7层,离核最远的电子层也叫最外层,离原子核近的电子能量低,离核远电子能量高,核外电子在电子层上分层运动,又叫分层排布。

2、核外电子排布规律:

电子在核外是分层排布 ,按照能量由低→高,由里→外分层排布

每个电子层上的电子数不同,每层最多只能排2n2个(n为电子层数)

最外层电子数不超过8个(当最外层就是第一层时,也就是原子只有一个电子层的,电子数不超过2个)

每层最多只能排2n2个(n为电子层数)

最外层电子数不超过8个(只有一个层,电子数不超过2个)

原子结构示意图:有了核外电子分层排布的知识,我们可以用一个简明、方便的图示来表示原子内部的构成情况,下面我们以钠原子为例介绍原子结构示意图的画法。

活动5【练习】学生当堂练习

学生练习画出质子数为14、18的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导学案给出质子数为14的是硅、18的是氖),抽2位同学到黑板上写

活动6【作业】课后练习

1、画出1-18号原子结构示意图

2、做《全效学习》相关配套练习题

3、预习元素原子相对稳定结构的特征

Tags:课题,原子,结构,开课,教案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